Skip to main content

不如咽下去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一篇作文里写道,每天去上学的短短几百米的路上,总要留心地上的痰,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情况才会变好。十几年后,上海依旧是一座需要时刻堤防别人口腔子弹的城市。

ivan每次走在路上听到有清理嗓门的声音就要四下勘查,判断下一颗子弹会从哪里发射出来,这需要非常迅捷的灵敏的反应,也需要一点运气。有一次,子弹在他身边移动着的车窗里射出,勉强擦过了他的头顶。

清理嗓门在我们的文化中大概是有深远而丰富的含义的。表示权威,表示思考,表示即将表达意见,表示不满等等。人人都有清理嗓门的权力,更有产生口腔物质的权力。尤其在这个人们不惜费劲地购买外地牌照来添置私家车的城市,汽车尾气带来的口腔不爽更是天经地义。

但为什么一定要以喷射的形式大力弹出口腔呢?这才是叫人纳闷的事情。可能是对自由的一种行使吧,在这个每个人能控制的事情很有限的时代。这个效果大概可以相当于喊一声“呸”,或者“他妈的”。我猜测总有一些情绪在里面的。虽然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很简单的习惯,支撑在后面的是长久以来对于公共领域的不 care。如此,文明人和不文明人的区别在于吐了痰以后是否会拿鞋子在上面蹭两下。

很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处理吐痰这件事情的。不说古人吧,就在我小时候,上海的垃圾箱有一种特殊的结构,一边是放置垃圾的,另一边连接着一个踩踏机关,踩下去就可以打开一个痰盂。其实这种公共痰盂的外观很让人难以接受,而且痰还会扩散到铁皮外壳周围。但是当时确实有人特意踩下踏板,把痰吐到公共痰盂里面去的。很快这种机关就不见了。当时没有纸巾这种玩意,幼儿园老师提倡小孩把痰和鼻涕之类都处理到手绢里然后包起来。但是包起来以后藏在身上还是一件大人不太会接受的事情吧。

对于不要在公共场所吐痰这件事情,上海一直在宣传,宣传了几十年总是有的了。 以前说,随地吐痰会传播肺结核。后来我像长辈求证,得知只有患了肺结核病的人的痰,蒸发以后才可能传播结核病。即便这件事情和健康的关系不那么大,怎么劝服人们不去随地吐痰呢?

事情总是在进展。Shanghai Daily前天的一篇报道说,最近一次对上海随机抽取的70个公共场所的调查显示,每30分钟的吐痰次数已经从原来的164次,下降到了46次——也就是说从平均每分钟有五六口痰被随地吐出,下降到了每分钟一口多。情况维持不变的是司机,尤其是出租车司机的随意吐痰量。

有鉴于此,健康推广部门决定向45000位出租车司机颁发口袋,用来装盛司机自己和乘客的痰,就像飞机上有纸袋装盛呕吐物一样。揣测起来,如果行进中的司机愿意把痰留到下一个路口的红灯处,取出纸袋并清理嗓门的话,那么像ivan所经历的那种惊现事件就会减少很多吧。那么路人甲,自行车上的乙,公交车司机丙等,是不是也应该人手一个纸袋呢?

这件事情的解决难度恐怕巴黎的狗屎有的一拼。当然,很难指望随地吐人痰的会去擦狗屎吧。

插图:老上海香烟牌上一位吐痰的美女。文字:“谁会爱上这样的宝贝上海?”

Comments

林愈靜 said…
只有在看《鐵達尼號》時,覺得對著大海吐痰很帥,很浪漫。。。
其它的時候,很不爽。。。。
Unknown said…
对着大海吐我觉得也很恶心。我很多时候是把痰又自己咽下去,是不是更恶心。我觉得最恶的还是吐了以后用鞋底擦。另外还有人可以不用纸擤鼻涕,只用指夹着鼻子,噗的擤完以后,手和鼻子都是干净的。高手经常一边骑车一边擤,这招我到现在也学不会。
melody said…
把自己体内的排泄物乱扔固然不好 但最可恶的末过于还要用它们来赚钱
Rhyme said…
ji,你跟ivan的习惯是一样的(咽)。他一直害怕我把他揭发出来,但这里人少,我还是提一下吧。:P

我发现西方人做这些事情普遍比较爽快,所以也很大方。鼻涕这样的事情,我以前都是偷偷摸摸的,结果弄来弄去没个完,ivan说这样才是对对方的最大不尊重。原来如此。有鼻涕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直面它,解决它。

cherie,怎么赚钱?点拨一下。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同学不少年

从前年开始,我喜欢上了“同学”这个称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有限的交往范围内,很少有不是以前或者现在同学的人。后来,这个称号也推广到了其他没有做过同学的朋友身上,因为觉得如果能够用这两个字开头招呼着继续下面的调侃的话,我们多少都有类似一起读过书的经历似的。或者,退一步,我们如果看过同样的几本书或者知道同样的一些好笑事情,那么以前到底有没有坐在一个教室里就不重要了。 再有什么原因的话,我觉得同学这个title既年轻又热烙。以前父母老叫我珍惜同学,因为以后走上社会就没可能碰上那么真心、铁杆又有用的关系了。虽然我至今没有走向社会,反而倒退回了家庭,同学依然是我近乎唯一的“社会关系”。只是,最近的一些事情向我表明,同学可能被我幼稚地浪漫化了。 一个寒冷雨夜我碰了几个并不熟悉的大学男同学的壁。当然他们聚在一起同我没有关系,他们也不知道我回了上海。但是我偶尔知道了以后就很想看看他们,为此在冷夜里走了二十多分钟。经过这次我明白了,同学只是偶然的产物,背后没有必然的共鸣。同学之间不必然地互相喜爱,尤其是在毕业以后。比较不幸的是,这次是我不被别人喜爱。四年间的一些交往,我回想的时候以为是情意,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偶然地在进了同一个学校同一年的系。我们在校园和教室里的碰到和点头,我们偶尔的玩笑和交谈,原来只是因为一时的“不得不”——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得不。 其中的一个男生要结婚了,这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原因,还有另外的几个我同样不熟的女生。我就这样在下雨的屋檐下问他们近况,他们简短地回答,却没有问我情况。我主动告诉他们我的近况,他们不加反应。我和他们原来不熟吗?我完全把自己过去的经历搞错了么?我怎么有一些故事在脑子里,留给了我同他们有亲切关系的印象呢?难道我们从来都没有相近过? 那个要结婚的男生比过往胖了好多。我原本要倾倒出来的祝福,在他的身段和老成的举止面前消融。我不得不在内心总结:男人不可逆的发胖是他体制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他青春期彻底结束的标志。 这场尴尬的不讨好的见面冷却了我试图和许多不相熟的同学的见面。我以为我和所有人都谈得来的想法顿时瓦解。我的同学们都蛮喜欢我的迷梦也彻底清醒。同学其实也只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并不比“同事”更坚韧。把太多“酸的馒头”加在同学里,到后来会被无声地嘲笑的。 我见过一些以往同学聚会的照片,打碎了许多我对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幻想。从照片上看,女生们还没

Alpspitze: 2000-2628(一)

Atelier一直认为我要担当起写Alpspitze的责任,而且应该尽快把那一整天和一座山峰的斗争写出来。一年半之后,我每次想起那年八月我们四个人在Alpspitz的经历就发现,可以说的越来越少。 少的不是细节。时间没有磨损细节,而是凝练了感触。不是当时的感触,而是现在的。不是攀爬的每一步都值得记住。但我每次回想起的那天温度,心脏的跳动,岩壁上的红点,还有石块摸上去的感觉,乃至我回来后对朋友的激情叙述,都越来越舒展,越来越柔软。像一个受到刺激而抱作一团的刺球逐渐摊平,可以抚摸。 时过境迁并完全松弛之后还把那天抓得那么稳,一定是有某种心态作祟。ivan认为是我自鸣得意。 攀登德国境内第二高峰Alpspitze的决定属于Atelier一个人。我们怀抱着他了解情况的信心上路之前,他给我们用上海方法炒了一个香脆可口的刀豆,给我们准备了美年达来补充体力,送给ivan一件他穿不下的毛衣,并给我背了一件红色外套。行游到瑞士的Joanna特地赶来加入我们。她是一个能狠下心来做事的女孩,枝节问题和一般的困难都不会引起她任何心理反应。既然有了这样的班底,我们上路的时候当然毫无忧愁。 缆车把我们送到了2000米的高度。一时间我有了一种作为游客的愉悦。森林和草地在我们的脚下轻松掠过,我拿了Atelier的高级照相机在拥挤的缆车里拍了几张。一种周末家庭聚会的气氛充实着缆车,摇摇晃晃。 我们知道我们要攀登的虽然不是最高峰,但是最高峰Zugspitze就近在咫尺,而且峰形丑陋,不是我们的峰所可以比拟的。再者,往远处眺望一下奥地利的诸座阿尔卑斯山峰,几乎都比这座德国第一峰要高,可见我们对山峰有超过高度本身的追求。(待续) 搭乘缆车上山的时候,心情爽朗。Photo by Joanna, 2005-8-17。

Alpspitze: 2000 - 2628 (四)

变换队形是持续前进的方法之一。我想起很多之前的集体旅行,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行进中化成一个角色,像戏剧中的角色那样,具备鲜亮的、特定的色彩。这种色彩在旅行结束之后就融化到社会里消失不见,如同戏剧落幕之后,情节和情绪都被散场的人群带走,演员则走到了剧场外的马路上。 Atelier是上山时候主要的领队人,ivan则殿后压阵。有时候我走在Joanna前面,有时候Joanna走在我前面。我们忍不住要说很多话,“这块石头当心”“可以从这里走”“来得及来得及”“快了快了”之类的。快到山顶的时候,Atelier把第一个登顶的殊荣让给了我。幸好山顶留了一点点残雪,给我们的登顶增加了悲壮的气氛。Atelier取出相机,我们横拍竖拍,在标志顶峰的十字架边用各种姿态在数码屏幕上显示自己形象。Joanna总说“随便给我揿一张。”但张张都神采飞扬。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其他峰,在云雾稍微散开的空隙。 我们在山顶休息折腾了半天,直到身体逐渐冷却。别的登山者到了顶峰,叫ivan“随便给他揿一张”就下去了;或者环视一圈就下去了,丝毫没有留恋。小山鹰,或者是隼,在石头上盘旋,停下。他们好像只在山顶活动,因为路上并没有见到过。天空是那样苍茫,我们是那样劳累,但他们却如此灵巧,灵巧而且平和。我们的兴奋就更显得大惊小怪。他们飞一圈回来,看我们还在原地,眷恋着登高的兴致,不知做什么感想。 下山的路是漫长的。主要队形是由ivan领队,我跟在ivan后面,atelier殿后。主要方法是臀降。有一张照片是ivan回头拍我和Joanna,一个穿蓝色外套,一个穿大红外套,动作就像两个美少女战士,又像机器人。其实我们是很小心。我之所以要走在Joanna前面因为路是如此不明显,ivan又总是离开我们有一点距离,我希望自己能给Joanna留下脚步的指引,通过这样来增强我的责任感和勇气。 我们顺着山脊下山,除了那条山脊,周围应该是万丈悬崖。有的地方大概只有半米宽,好在浮云都在山脊边上,掩盖了深渊的形象。下山的道路特别无常,比上山的路更没规律。ivan总是走在很前面,因为他必须找到下一个红点。“看到了”,他会喊。 有一次我们要绕过一块悬崖边的大石头,那里安装了一根铁索。我们就要慢慢地拉着铁索挪动。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手臂是否发挥了作用,自己的脚又发挥了什么作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分配到了哪里,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放在平常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