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那时香港


从抽屉里翻出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装了一堆2003年初我在香港探亲时收集起来的零碎玩意。有意思。我当时做了些什么?看到了什么?又认为什么是香港的,什么是值得留存的呢?

一张上海航空从上海飞深圳的机票。2003年1月16日。我从深圳机场坐大巴到华联大厦,路上还有边防警察上来检查各位的通行证,因为这是“边境”。从华联碰到传说中说你掉了钱的骗子,没有相信。我特意挥手叫了路上行驶的出租车,还和东北司机拉家常,结果还是被吭。现在深圳的司机从东北帮转为湖南帮,边防证这样的东西也应该不用了。

一张奶奶的身份证复印照。那时候还不是智能身份证。我需要奶奶的身份证来证明奶奶是父亲的母亲,这样我作为父亲的女儿才能去“探亲”。没有“自由行”的年代,彼香港不是此香港。

堂弟堂妹的两张小照片。那时候堂弟没有现在那么娇纵,堂妹也没有现在这么懂事。但奶奶真的为他们老了。也为很多其他的人和事情。

在艺术中心的中国美术文物书刊专门店购买的明信片:Parnorama of Hong Kong。四张明信片连成一体,是上世纪初,或者上上世纪末的港岛。被点出的地点和标志性建筑有:Wanchai, Butterfield & Swire's Office, Hong Kong Telephone Office, Millitary Hospital, Hong Kong Club, Queen's Building, St. George's Building, Blake Pier, King's Building, Hotel Mansions, Douglas Buildings, Central Market和Harber Master's Office。想必我亲爱的香港同学也未必对每个名字点头说:哦,想起来了。当时正对老上海的一些事情着迷的我,花了15元买了这张明信片,是怀了怎样的心态呢?

商务印书馆(将军澳地铁站分馆)的一张收据,上面写了我购买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唐诗三百首,一共134元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堂弟堂妹。惊人的是我给了1000元的现金,还有就是他们管Cash Memo叫“现沽单”。现在叫什么?怎么没有印象……

Episode Jessica Studio Colour Eighteen Paradiso的卡片。应该是在置地广场皇后大道附近的一家专卖店,由姑妈带领参观后,拿来收藏的。那家在地下的店现在还在老地方,就是不知道里面是不是依然摇晃着中年贵妇的身影,或许是减少了外国人,多了大陆贵妇也不一定。反正过去的两年多,我真一次都没有下去那个地窖过。当初参观的时候就觉得,这些衣服卖给这些中老年人有点浪费。顺带想起参观置地广场的时候,姑妈指着中心高起的咖啡屋说:很多明星在这里喝咖啡。又指着旁边的喷水池说:有人从上面掉下来自杀。

Cafe Deco的卡片,山顶的一间西餐馆。靠窗的位置是被挤满的。第一次亲眼看到一团火在冰糖上燃烧的黄色甜点,像炖蛋。表哥说:很厉害吧!我为此鼓掌。当时拿了这张卡片是想:以后还会来?当然没有。杜莎夫人腊像馆门票,令人咋舌的门票价格。都是为了我这个被认为有欲望参观的无知的游客。

“你听过四个属灵的原则吗?”黄色的小册子。晚上我和爷爷奶奶等一大家子从“黄金海岸”晒太阳回来,在公车上一个交流自如的年轻人给我这本本子。他是在同我交流自如之后才突然拿出这本子的。原来如此。我心想。

2002年香港通用邮票,剩下两张。以及三张抽象画的卡片,分别用色块描写了香港的夜市,维港和兰桂坊。那时觉得这一切都是风景,也是无关的浮云,但有用的在于其象征意义,可以寄给同学表示我来了香港,又不落照片的俗套——好像照片里的香港太叫人熟悉,熟悉得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自感受到的价值。回去了,他们问:那么香港如何?我笑笑。

最后是半张撕下的蓝色笔记纸。一面是两个香港女孩的名字,他们是我在浸会闲逛时候对我异常新鲜和热情的学生,也是学新闻的,还带我去学校的书店,又在书店里同我合影。大概那个时候,还真的不多大陆的学生和年轻人吧。可是过去两年,我没有再遇见像他们那样对陌生的大陆人如此有热情的香港学生。可是,我有她们所有的联系方式,却没有联系过她们。

纸的另一面有一个叫刘汉良的人留下了他的电话。他是中文大学管理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员工。我独自在中大参观的时候,因为放假几乎见不到人的校园里,在新亚的巴士总站随便抓来他给我拍照。他却主动带领我参观学校,并且指着这里那里说要再造什么弄什么。其实,我还是没有对中大留下什么可以称得上深刻的印象。

2003年的香港,谁猜到后面SARS的发展,谁猜到七一大游行,谁猜到我还会想再去中大读书,看奶奶老去,慢慢失掉记忆,看露天电影,写什么blog的论文,又被那里悄悄改变呢?

Photo by Rhyme, Vivian and Amy at Humanities Building, CUHK, Hong Kong,2004-9-28.

Comments

Rouge said…
好饱满的感情哦。我觉得,你快开花了。我们两座家里敦。:D
雪梨盐
Rouge said…
我今天要去办港澳通行。喜,我已经开始觉得那是你的城市了。
Rhyme said…
失去得也很快,消化得也不够好。:)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同学不少年

从前年开始,我喜欢上了“同学”这个称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有限的交往范围内,很少有不是以前或者现在同学的人。后来,这个称号也推广到了其他没有做过同学的朋友身上,因为觉得如果能够用这两个字开头招呼着继续下面的调侃的话,我们多少都有类似一起读过书的经历似的。或者,退一步,我们如果看过同样的几本书或者知道同样的一些好笑事情,那么以前到底有没有坐在一个教室里就不重要了。 再有什么原因的话,我觉得同学这个title既年轻又热烙。以前父母老叫我珍惜同学,因为以后走上社会就没可能碰上那么真心、铁杆又有用的关系了。虽然我至今没有走向社会,反而倒退回了家庭,同学依然是我近乎唯一的“社会关系”。只是,最近的一些事情向我表明,同学可能被我幼稚地浪漫化了。 一个寒冷雨夜我碰了几个并不熟悉的大学男同学的壁。当然他们聚在一起同我没有关系,他们也不知道我回了上海。但是我偶尔知道了以后就很想看看他们,为此在冷夜里走了二十多分钟。经过这次我明白了,同学只是偶然的产物,背后没有必然的共鸣。同学之间不必然地互相喜爱,尤其是在毕业以后。比较不幸的是,这次是我不被别人喜爱。四年间的一些交往,我回想的时候以为是情意,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偶然地在进了同一个学校同一年的系。我们在校园和教室里的碰到和点头,我们偶尔的玩笑和交谈,原来只是因为一时的“不得不”——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得不。 其中的一个男生要结婚了,这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原因,还有另外的几个我同样不熟的女生。我就这样在下雨的屋檐下问他们近况,他们简短地回答,却没有问我情况。我主动告诉他们我的近况,他们不加反应。我和他们原来不熟吗?我完全把自己过去的经历搞错了么?我怎么有一些故事在脑子里,留给了我同他们有亲切关系的印象呢?难道我们从来都没有相近过? 那个要结婚的男生比过往胖了好多。我原本要倾倒出来的祝福,在他的身段和老成的举止面前消融。我不得不在内心总结:男人不可逆的发胖是他体制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他青春期彻底结束的标志。 这场尴尬的不讨好的见面冷却了我试图和许多不相熟的同学的见面。我以为我和所有人都谈得来的想法顿时瓦解。我的同学们都蛮喜欢我的迷梦也彻底清醒。同学其实也只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并不比“同事”更坚韧。把太多“酸的馒头”加在同学里,到后来会被无声地嘲笑的。 我见过一些以往同学聚会的照片,打碎了许多我对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幻想。从照片上看,女生们还没

Alpspitze: 2000-2628(一)

Atelier一直认为我要担当起写Alpspitze的责任,而且应该尽快把那一整天和一座山峰的斗争写出来。一年半之后,我每次想起那年八月我们四个人在Alpspitz的经历就发现,可以说的越来越少。 少的不是细节。时间没有磨损细节,而是凝练了感触。不是当时的感触,而是现在的。不是攀爬的每一步都值得记住。但我每次回想起的那天温度,心脏的跳动,岩壁上的红点,还有石块摸上去的感觉,乃至我回来后对朋友的激情叙述,都越来越舒展,越来越柔软。像一个受到刺激而抱作一团的刺球逐渐摊平,可以抚摸。 时过境迁并完全松弛之后还把那天抓得那么稳,一定是有某种心态作祟。ivan认为是我自鸣得意。 攀登德国境内第二高峰Alpspitze的决定属于Atelier一个人。我们怀抱着他了解情况的信心上路之前,他给我们用上海方法炒了一个香脆可口的刀豆,给我们准备了美年达来补充体力,送给ivan一件他穿不下的毛衣,并给我背了一件红色外套。行游到瑞士的Joanna特地赶来加入我们。她是一个能狠下心来做事的女孩,枝节问题和一般的困难都不会引起她任何心理反应。既然有了这样的班底,我们上路的时候当然毫无忧愁。 缆车把我们送到了2000米的高度。一时间我有了一种作为游客的愉悦。森林和草地在我们的脚下轻松掠过,我拿了Atelier的高级照相机在拥挤的缆车里拍了几张。一种周末家庭聚会的气氛充实着缆车,摇摇晃晃。 我们知道我们要攀登的虽然不是最高峰,但是最高峰Zugspitze就近在咫尺,而且峰形丑陋,不是我们的峰所可以比拟的。再者,往远处眺望一下奥地利的诸座阿尔卑斯山峰,几乎都比这座德国第一峰要高,可见我们对山峰有超过高度本身的追求。(待续) 搭乘缆车上山的时候,心情爽朗。Photo by Joanna, 2005-8-17。

Alpspitze: 2000 - 2628 (四)

变换队形是持续前进的方法之一。我想起很多之前的集体旅行,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行进中化成一个角色,像戏剧中的角色那样,具备鲜亮的、特定的色彩。这种色彩在旅行结束之后就融化到社会里消失不见,如同戏剧落幕之后,情节和情绪都被散场的人群带走,演员则走到了剧场外的马路上。 Atelier是上山时候主要的领队人,ivan则殿后压阵。有时候我走在Joanna前面,有时候Joanna走在我前面。我们忍不住要说很多话,“这块石头当心”“可以从这里走”“来得及来得及”“快了快了”之类的。快到山顶的时候,Atelier把第一个登顶的殊荣让给了我。幸好山顶留了一点点残雪,给我们的登顶增加了悲壮的气氛。Atelier取出相机,我们横拍竖拍,在标志顶峰的十字架边用各种姿态在数码屏幕上显示自己形象。Joanna总说“随便给我揿一张。”但张张都神采飞扬。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其他峰,在云雾稍微散开的空隙。 我们在山顶休息折腾了半天,直到身体逐渐冷却。别的登山者到了顶峰,叫ivan“随便给他揿一张”就下去了;或者环视一圈就下去了,丝毫没有留恋。小山鹰,或者是隼,在石头上盘旋,停下。他们好像只在山顶活动,因为路上并没有见到过。天空是那样苍茫,我们是那样劳累,但他们却如此灵巧,灵巧而且平和。我们的兴奋就更显得大惊小怪。他们飞一圈回来,看我们还在原地,眷恋着登高的兴致,不知做什么感想。 下山的路是漫长的。主要队形是由ivan领队,我跟在ivan后面,atelier殿后。主要方法是臀降。有一张照片是ivan回头拍我和Joanna,一个穿蓝色外套,一个穿大红外套,动作就像两个美少女战士,又像机器人。其实我们是很小心。我之所以要走在Joanna前面因为路是如此不明显,ivan又总是离开我们有一点距离,我希望自己能给Joanna留下脚步的指引,通过这样来增强我的责任感和勇气。 我们顺着山脊下山,除了那条山脊,周围应该是万丈悬崖。有的地方大概只有半米宽,好在浮云都在山脊边上,掩盖了深渊的形象。下山的道路特别无常,比上山的路更没规律。ivan总是走在很前面,因为他必须找到下一个红点。“看到了”,他会喊。 有一次我们要绕过一块悬崖边的大石头,那里安装了一根铁索。我们就要慢慢地拉着铁索挪动。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手臂是否发挥了作用,自己的脚又发挥了什么作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分配到了哪里,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放在平常是不可能的事情。